财富全程

【推荐】中证指数公司也要玩“金选”,基金经理的压力越来越大了!-基金经理评分

Wang 0

昨天中证指数公司发布了中证金选偏股基金策略指数 (931240),第一感觉是蚂蚁金选Pro Max,刚刚研究了一下成分基金,你还别说,真有点像!

金选偏股基金的样本空间,主要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或股票仓位不低于 60%的灵活配置型基金,净资产规模不小于2亿元。

权重上看,各个基金经理权重相等,且同一基金经理的样本基金权重相等。

比如指数筛选出了1只张坤的基金(易方达蓝筹)和2只谢治宇的基金(合润合宜),首先张坤和谢治宇的比重是1:1,然后他们名下易方达蓝筹、合润、合宜的比重是1:0.5:0.5,保证每一个基金经理对指数的影响都不会太大。

调仓频率上看,

样本每一个月调整一次,次月第11个交易日生效。

这个调仓频率也决定了不可能有对标指数的产品出现,只能作为业绩比较基准。

指数的基准日是2018年12月28日,正是历经漫漫下跌、看不到希望的熊市底部,跟现在的情况差不多,之后4年半的时间收益将近翻倍,跑赢了中证偏股基金指数(930950)20多个点,今年以来的收益是-3.64%,也略好于偏股基金-4.06%的收益水平。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我反正觉得基金经理的日子真是越来越苦逼了。

之前需要跟上证指数、沪深300比,慢慢要跟中证偏股基金指数、万得偏股基金指数比,到了现在又要跟目前来看业绩更能打的金选偏股指数做对比。

本来超额就越来越难找,现在可以作为比较基准的指数业越来越强,光想想就压力山大。

哪些公司和基金经理脱颖而出?

根据指数的编制方案,金选偏股基金指数会综合考虑基金经理任职年限(>1年),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管理规模、同类产品业绩),基金产品质量(超额、胜率、最大回撤、投资年限、业绩稳定度、风格等指标)给出评分,同一基金经理入选产品的上限是3只。

第一批入选的基金有125只——

富国、易方达和工银瑞信是入围最多的三家机构,国海富兰克林、交银施罗德、中欧,紧随其后,看来这些机构的主动权益实力确实比较出彩。

而淳厚基金靠着薛莉丽入围了两只产品,算是榜单中的一匹黑马,淳厚信睿(今年以来8.58%)、淳厚欣颐(今年以来8.85%)收益还真不错。

从持仓来看,一半蓝筹价值,一半TMT成长,是一个很有想法的组合。

目前薛莉丽的总管理规模是66亿,留给策略的空间应该还不算小,感兴趣的朋友倒是可以把握。

而具体到基金经理方面,你们猜谁独立管理的产品入围了3只,摸到了指数的上限?

是国富赵晓东!

据我所知,现在喜欢银行股朋友一直不算多,可半仓银行的赵晓东能够实现连续8年跑赢沪深300的成绩,并成为金选偏股指数入围产品最多的基金经理,肯定能说明一些问题。

我们是不是应该在今年中特估崛起的背景下,好好重视一下赵晓东以及银行股的投资价值?

除了赵晓东之外,周蔚文主要负责的产品也入围了3只,曹文俊、陈皓、廖瀚博、刘鹏、祁禾、孙彬、王园园、谢治宇等绩优基金经理也携带两只产品入选金选偏股指数,足够证明自己的实力了。

成分基金和落选的大佬们

指数成分基的完整构成我放在了下面,大家可以找找自己的爱基有没有入选,以及被选中了几只。

看着看着,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好像少了一些熟悉的面孔。

深度价值派只有姜老板入选,曹名长、徐彦、丘栋荣、杨鑫鑫无一上榜;

偏好高端消费的生意模式,持仓ROE较高的张坤、刘彦春、冯波均有上榜,萧楠却未获提名;

除此之外,睿远战队全部落选,交银施罗德的何帅和杨金金也没有出现在榜单中。

安信基金只纳入了池陈森,我比较稀罕的陈一峰、聂世林同样没有入选...

隐隐有一种感觉,中证指数公司的金选偏股指数和蚂蚁金选的标准似乎非常相像,这些落选了金选偏股指数的基金大佬绝大部分也没有被蚂蚁金选纳入。

而金选偏股指数里规模最小的几只基金,比如长安裕隆、工银蓝筹、博时外延同时获得了中证指数公司和蚂蚁金选的青睐。

这很奇妙,不知道二者的算法是不是有相似之处。

金选偏股指数的样本选取规则,主要还是看系统打分,但具体的打分依据我们看不到,因而具体的筛选标准还是有一些抽象。

所以,这个指数的收益水平只代表过去,未来会怎么样还值得观察。

如果中证指数和蚂蚁的算法真是类似的,那中证金选偏股指数,倒是可以作为蚂蚁金选某种程度上的参照基准,未来的调仓以及收益情况,似乎可以给我们贡献非常多的话题。

对于这个金选偏股指数,大家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扣起来。

自动测量仪公司

影像测量仪器

光学测量仪

光学影像测量仪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