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铝业停牌,有心人要看《国资报告》8月刊封面报道-中铝公司买断有什么政策
近期中国铝业停牌
引发广泛猜想
中铝有什么故事?
实际上
8月刊国资报告封面就是关注中铝
今天先推送
记者专访了包头铝业董事长的文章
(包铝是中铝电解铝企业盈利榜首)
更重磅的另一篇以后再推送
等不及的现在就可以下单买杂志
包铝翻身:巨额亏损到十亿利润
文 · 国资报告记者 刘青山
包铝是一家老牌国企,2008年之后陷入严重亏损危机,企业岌岌可危。在中铝公司的统一部署下,包铝推进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2014年起,在市场行情未有效好转的背景下,包铝实现盈利并保持至今。
2016年实现利润超过10亿元,成为中铝第一盈利大户。今年1-6月,实现利润3.4亿元,仍稳居中铝电解铝企业盈利榜首。
包铝的变化,是中铝公司“加减乘除”战略的集中体现,也为中铝公司彻底摆脱困境探索了一条现实路径。
勇做减法:市场化改革增活力
2008年-2012年,包铝累计亏损近7亿元。2012年,亏损4.9亿元,2013年前七个月,亏损1.9亿元。成为中铝第一亏损大户。
包铝的遭遇,是当时中铝公司在市场风浪中颠簸起伏的一个缩影。
2013年,柴永成出任包铝董事长,并与中铝公司签署了两年的合同。说是合同,其实就是一份军令状,“干不好就会被解聘”。
“当时的包铝存在三大弊病”,柴永成说,一是企业社会负担重;二是人多产能少;三是改革滞后、管理粗放、效率较低。
包铝的前身是包头铝厂,始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家投产出铝的电解铝企业。
与多数传统国企一样,包铝长期自成体系,内部拥有医院、学校等非营利机构,还承担着职工小区的三供一业等职责。
2013年,包铝员工超过8000人,职工的平均年龄超过45岁,“很多年没有进过新人了。”当时中铝公司领导给包铝算了一笔账,实物劳动生产率不到50吨每人。
柴永成上任后,包铝首先做了减法:减机构、减冗员、减出血点,旨在消除企业负担,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2013年下半年起,按照扁平化、大部室、无边界的思路,包铝对所有职能部室进行大幅度的精简优化,从管理人员到一线员工,全部参与了不同形式的公开竞聘和竞争上岗,中层干部实行了经营责任双抵押。
与改革前相比,组织机构总量由目前的27个优化整合为21个;二级机构、三级机构、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精简率分别达到26%、32%、35%、19%。
柴永成向《国资报告》记者表示,包铝目前已经形成了多渠道的干部选拔任用体系,包括组织选拔、内部竞聘、社会选聘等,干部活力和工作积极性有效增强。
针对冗员问题,包铝通过内退、清退、买断等几种办法,几年间精简人员超过4000人。
“困难当头,人心思变。”柴永成说,由于改革方案做得扎实,执行过程公开公平,积极发挥了党建作用,包铝干部职工对改革积极理解、支持,这么大的改革非常顺利,没有出现恶性事件。
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包铝移交了各项社会职能。与此同时,包铝把修理厂、闲置生产线推向市场,把出血点变成了赢利点。
比如,包铝修理厂改制为"包头铝业工业服务有限公司",除了完成企业内部的任务量以外,把眼光投向外部市场,西到新疆、青海,南到三门峡,不断承揽开发槽修、机加等工服市场。改革第一年,不仅全面完成指标任务,还超额500多万元,其中外部业务量将近一半。
多年来,包铝的电解二厂铸造生产线一直闲置。改革中,包铝引入民企,成立合资公司,一举盘活闲置资产6500万元,每年可降低固定费用500万元。
做精除法:提升管理水平
阳极成本高、修理费用高、空压风成本高、管理费用高、销售价格高,这是柴永成为包铝总结出的五顶高帽子。
柴永成认为,这是导致包铝亏损的主要内因,其本质则是管理粗放。因此,2014年起,包铝把低成本战略确定为企业工作核心,要求“管理从严、费用从紧、指标优化”,“干企业说到底就是抓管理”。
在营销成本方面,包铝缩小了销售半径,将目光从南方转向京津冀周边,大幅减少了销售成本和产品运输成本。
在管理和财务成本方面,包铝把自身可控成本降到最低。目前包铝的管理和财务成本甚至仅为历史最高值的三分之一,平均到每吨成品铝上,管理和财务成本降低了400元之多。
在生产销售过程中,通过实现电煤采购的煤炭直供,每年就降本上亿元。
通过技改和强化管理,包铝的各项生产指标明显优化:与2013年相比,2016年包铝的原铝液交流电耗降幅达3.28%,电流效率提高1.88个百分点,自产阳极成本降幅达17.2%。
总的算下来,2016年包铝的铝产品成本8793元吨,2013年为12750元每吨。对此,包铝财务部经理侯光俊说:“成本下降的幅度远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利润才上升了。”
节省下来的资金,被用到了更加重要的地方
:每年员工工资增幅达到8%左右,投入大笔资金进行安全环保技改,员工作业环境明显改善。
“以前调查问卷,不愿意推荐亲朋好友到包铝,现在大家凝聚力明显增强。”包铝党群部部长武建斌说。
管理提升无止境。柴永成认为,与中铝公司的要求和企业发展的需求相比,包铝的电耗和阳极等关键指标仍有优化空间。
做好加法:上马自备电厂
中铝公司的做加法,就是补短板,培育和发展新动能。
要问包铝最大的短板是什么?所有包铝人的回答异口同声:最缺的就是自备电厂。
包铝热电厂副厂长徐俊霞介绍说,电价在电解铝成本中占比超过40%。“最多的时候,自发电与网购电差价可达一毛钱。一毛钱听起来不多,但是,要知道,包铝每年的耗电量在80亿度左右,算下来就是八个亿左右的差价”。
所以对于电解铝行业来说,自备电厂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但是,建设自备电厂并非易事。
早在2002年,包铝就开始筹备自备电厂。但在取得项目所需的全部支持性文件后,2007年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搁浅。
“金融危机后,包铝人意识到,再不建设自备电厂,企业可能就真的要关门了。”柴永成说。
好在包头市政府对此十分支持,内蒙电网也予以积极配合,重建电厂工作顺利启动。
2014年5月15日,兼具发电、供热功能的包铝热电厂1号机组并网发电,2号机组6月24日并网发电。“热电厂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周边居民的民生线”,包铝热电厂副厂长徐俊霞说。
2014年7月,包铝扭亏为盈,结束了连续亏损33个月的被动局面。当年下半年盈利1.1亿元。包铝的自备电比例达到60%左右。
当然,电厂建成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如何让发电机组稳定、高效运行,一直是包铝热电厂的永恒挑战。
徐俊霞表示,电厂投产后,全面推行了7S管理,建立了四类指标体系,层层分解落实指标,以周保月、以月保年,对标行业先进。
目前,包铝自备热电厂全年机组利用小时数8373小时,多次刷新行业纪录。
“一个是因为新机组,再一个我们有较强的设备维护能力。”徐俊霞说。
包铝做加法、补短板的工作还未结束。
与多数自备电厂一样,由于预留了与大电网的并网接口,所以包铝热电厂的调度要受大电网的统一指挥。“如果自备电能够完全覆盖企业所需,那时我们会更加主动。”徐俊霞说。
电解铝的短板补齐了,热电厂的问题来了。热电厂的最大瓶颈是煤炭,因为电价成本的50%是煤炭。
今年上半年,煤炭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了一倍,包铝热电厂的成本明显提高。“去年每吨利润2000元,今年回落到1000元”,柴永成说,这直接导致包铝今年上半年利润水平有所回落。
实际上,包铝热电厂建设之初,就有购买煤矿的计划,以对冲煤价波动。包头市对此表示支持,相关的工作正在积极落实。
柴永成说,包铝下一步还要在人才问题上做一做加法,“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复合型人才缺乏也正在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善做乘法:打造产业基地
在铝行业发展较快的那几年,中铝公司在全国并购了不少企业。但是,这些企业一来比较分散,二来缺乏自备电厂,市场不好的时候发展压力都很大。
葛红林出任中铝公司董事长以来,坚持推行“加减乘除”战略。
体现在铝行业上,就是纵向上推行“煤-电-铝-铝合金”全产业链化发展战略;横向上,则以等量置换的形式把原本分散的产能集中到资源能源富集地区。
中铝公司有关人士表示,之前中铝产能过于分散,在所在区域缺乏足够影响力和市场占有能力。形成产业基地后,将深耕一地,有利于竞争能力提升。
在这两个方面,包铝都是葛红林最为关注的试点——
2014年上任至今,葛红林已先后七次视察包铝,次数之多位居中铝所有成员企业之首。
对此,柴永成说,“业绩是争取项目最好的敲门砖。”如果没有连续几年盈利,中铝不会在严控电解铝产能的背景下,在包头地区新增投资近百亿元。
包铝备受中铝青睐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地方政府对包铝的重点支持。
2014年,中铝公司与包头市人民政府签署了50万吨合金铝产品结构调整升级技术改造项目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包头市出资50%,与中铝公司合资成立华云新材料公司。
“地方政府的积极态度,打消了我们很多的顾虑。”柴永成说。
2017年5月26日,华云一期50万吨产能和配套的电厂投产,二期一步30万吨产能先后投产。三大项目总投资接近100亿元。“这样的投资力度和密度,在电解铝行业前所未有。”柴永成表示。
到了今年年底,包铝电解铝产量将达到80万吨,自发电70亿度。上述项目全部达产后,包铝的电解铝产能将达到130万吨,自备电装机达到171万千瓦,自发电比例将达到70%左右,成为中铝最大的电解铝基地。
几年来,国家一直严格控制电解铝产业的发展规模。就在《国资报告》记者在包铝采访的当天,由国资委牵头的核查小组正在检查包铝有关项目的审批手续。
对此,中铝方面有关人士表示,
包铝电解铝产能的扩张,是中铝在保证总量不增的背景下,进行的产能置换和有效集中。
比如,始建于1936年的“中国第一铝”抚顺铝业因为电费成本过高,持续亏损,电解铝生产线已全线停产。
2016年6月8日,中铝总部下发了“华云二期项目一步工程推进实施方案”,决定由抚顺铝业向内蒙古包头市搬迁350kA系列212台电解槽,资产以入股形式注入包铝。
规模扩张的同时,包铝也在谋划进一步的产能结构优化。
2016年,包铝生产铝加工产品18万吨,占比为32%。“合金化收益排名中铝公司第二”,柴永成说,预计2017年生产加工产品23万吨,占比提升到40%。“具体来说,要做强具有加强竞争力的高纯铝;做大A356等特色产品;做优杆线铸造等产品。”
柴永成还提到,
中铝公司计划把一个海外引进的合金大项目放在包头,“如果真能落地,包铝的竞争力会再上一个台阶。”
按照规划,到十三五末,包铝的产能将达到210万吨,高附加值合金铝占比达到50%,经济效益稳步提升。